Sunday, June 21, 2015

沈旭暉:緬甸的「賤民」:羅興亞人的悲歌

文章轉載自信報 20156月20

本欄昨天提及,昂山素迴避緬甸國羅興亞人(Rohingya)受逼害的現狀,遭國際媒體抨擊,被視為言行不一。究竟羅興亞問題演變下去,會變成怎樣?

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,混有阿拉伯、突厥、孟加拉、緬甸血統,在緬甸屬宗教弱勢,也比其他源自本土的少數族群孤立。其實他們早在16世紀就散居於緬甸、孟加拉,而緬甸在19世紀才成為英國殖民地,但國佛教徒堅稱羅興亞人是由英國引入的異教徒,硬要把羅興亞人跟昔日殖民統治拉上關係。因此,羅興亞人多年來受佛教徒打壓,也不獲其他民族尊重。

即使緬甸在2011年進行民主改革、媒體開放,各地自治程度有一定保障,但宗教種族問題未有改善,2012年更爆發了針對羅興亞人的大規模種族屠殺。當時一群羅興亞人被指姦殺一名女佛教徒,佛教徒大舉破壞、燒毀羅興亞村落報復,殺死數以百計羅興亞人。

緬甸政府不但未有保障羅興亞人權利,更在制度、法律上存在不少歧視。緬甸官方認可的「受法律保障少數民族」共有135個,羅興亞人卻被排除在外。更甚者,緬甸政府根本不承認羅尼亞人的公民身份,不少羅興亞人都沒有有效緬甸身份證。雖然不能直接類比,其地位已教人想起從前印度的賤民。

一個「國際緩衝區」的成型?

2012年衝突後,緬甸政府在當地成立了一個處理羅興亞人事務的委員會;諷刺的是,委員會成員無一人是羅興亞人。該次衝突令十四萬名羅興亞人被逼搬到分佈在緬甸各地的難民營,難民營卻是另一惡夢的開始,不但環境惡劣,甚至有軍警帶頭搶奪財物,又強迫羅興亞人作奴僕。為防止羅興亞人的數目上升而影響管治,緬甸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,例如只容許羅興亞婦女生下兩個子女,懷有第三胎的婦女必須進行墮胎手術。種種情況令羅興亞人苦不堪言,部分人甘冒生命危險渡出國,上個月就有大量羅興亞人坐船逃到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鄰國。然而,各國為免得失緬甸,都拒接收難民。

緬甸大選在即,昂山素為免得失國佔大多數的佛教徒,多次迴避羅興亞人議題,其發言人指他們「只是由孟加拉移居到緬甸的一群人」,令羅興亞人十分反感,問平時打着民主和人權旗幟的昂山去了哪裡。向來與昂山關係友好的達賴喇嘛,早前開腔呼籲昂山關注羅興亞人,然而在現實政治主導下,期望任何緬甸領袖解決問題,短期都不太實際。

其實這樣發展下去,對緬甸是一大隱憂。羅興亞人走投無路,只能訴諸激進,而一旦緬甸和任何大國鬧翻,羅興亞人都能成為應。現在聯合國稱他們是「世上最受迫害的其中一群」,這標籤足以令羅興亞問題被國際干涉,乃至仿效其他戰亂國家成立保護區。那時候,緬甸境就會出現國中之國。這未出現,不過因為世界各國都在觀望緬甸完成民主化後倒向何方,但一旦明朗化了,羅興亞就會成為輸家的棋子,那時候更無寧日了。

小詞典:Burma/Myanmar

緬甸原稱Burma,源自境主要民族緬族。1989年由軍政府改作Myanmar,因為官方論述強調緬甸作為一個民族多元國家,國共有135個民族,政治正確應叫「Union of Myanmar」,以避免「大緬族主義」。聯合國以及不少國際組織、傳媒都跟隨緬甸官方,以Myanmar改稱緬甸,但由於軍政府長年實施高壓統治,不少緬甸人只承認Burma作為國名,認為Myanmar象徵軍方政權。



Thursday, June 4, 2015

鄭立:當高牆以雞蛋保護自己時

文章轉載自鳴人堂 20156月3

村上春樹有一句話,是經常為社運青年所引用的,這句話是,「在雞蛋與高牆之間,我永遠站在雞蛋這一方。」代表的是,在面對強權與弱者之間,村上春樹永遠是站在弱者這一方。

雞蛋和高牆只是比,雞蛋比的是沒有組織,脆弱,貧困,一擊即碎的社會弱勢者們。高牆則是高度組織化,富裕,環環相結並有大量後路的既得利益者們。而不是真正的雞蛋和磚頭,弱者對抗強者,我們有一句很好的成語可以用,叫作「以卵擊石」,可見大家的力量有多懸殊。

這個法,是合乎正義的,自然地也大受歡迎,廣為引用。這件事的確很精確的描述一個關心社會的人,正常會做的事情,就是站在弱者的一方,撥亂反正,對抗不公義與強權。他們會以雞蛋的角度,去看問題,而以雞蛋的角度去看問題的話,問題似乎是這麼簡單的。只要有勇氣,就能做到了。而多些人像村上春樹一樣願意站在弱者一方,似乎世界就會進步,公義就會得到伸張。

畢竟,站在雞蛋一面的人多了,高牆的確就有被動搖的可能性。可是既得利益者,並不是真正的磚頭,他們也會思考,也會弄出防止太多人站在雞蛋那一邊的方式。為的就是防止高牆所包圍的利益,受到威脅。

因為村上春樹這句話,裡面有一個問題,是沒有解答的。在雞蛋與雞蛋之間,你要站在哪一方?也就是,弱者之間衝突起來的話,那要怎樣辦?可想而知,大家是站在正義與保護的立場,才站在雞蛋一方的。所以,可以假定這些人大部份都並不會願意打破其他雞蛋。
那麼,如果在高牆的那邊,鋪上一層雞蛋呢?

當你的雞蛋對抗高牆時,雞蛋會先擲中的並不是高牆,而是高牆外的雞蛋,你的雞蛋粉碎,牆外的雞蛋也被破壞。然後高牆又會補充一隻新的蛋。當然更可能的是,面對那個被雞蛋保護著的牆,你完全不願意下手對抗。

對應到現實,如果既得利益者他們把弱者的權益,跟自己的相綁,一旦自己利益受損時,那些相綁的弱者會損失更多。那麼任何威脅他們利益的人,實際上也在威脅其他弱者的利益,不僅可以用來攻擊抹黑這些挑戰者,更可以引起一群弱者反過來保護自己。這一個方式,才是現實常用的。而這就是雞蛋高牆問題裡最難解的部份:高牆用雞蛋保護自己,強者用弱者當護盾

在戰爭時期,就有這樣的作戰方式,將老弱婦孺,放在部隊的前頭。強迫他們衝鋒,而自己的部隊在後跟上。敵軍便陷入進退兩難,因為不願意對衝在前面的百姓開火,一旦開火,就會被冠以屠殺百姓的罪名。但是不開火的話,後面被這些人質掩護的敵軍又會進攻過來,這招是非常有效。

戰爭時是這樣,但只能用在戰爭嗎?不是,在經濟的世界,最好的例子,就是房貸
富有的人屯積了大量的房地,能從收租和資中取利。而窮人則只有少量或者沒有房地,理論上,窮人應該樂意看著房地的價格下跌,使他們有辦法更輕易的負擔居住問題,對嗎?但偏偏現實並不會這樣。

一個窮人,自然沒能力一次過買下房子,但是他可以做房屋貸款,使他能借一筆他可能一生都沒想過借,這麼大筆的錢,把房子「買」下來,不過必須定期還款,還不出來的話,房子就會被收掉。借錢的時候是根據房子當時價借的,自然地,借了房貸的人已經上了船,也只好期望房子的價也能升上去。

這樣的條件下,一個窮人就從本來能從房市下跌中受益的人,變成了受害者了。雞蛋就是這樣,和高牆綁在一起。當另一些雞蛋希望房價跌時,這些雞蛋則希望房價升,不然他們會陷入很大的困境,最後,高牆不必任何話。因為雞蛋和雞蛋之間,已有尖的衝突

幾乎每個高牆,都學會了怎樣在自己外面,包一層雞蛋。這些早已不是個別例子,而是變成了一種常態的結構了。

當然,對於義無可顧的站在高牆一方的人而言,這很好,不用想太多。只是,如果你主張的,正是在雞蛋對抗高牆時,站在雞蛋一方。那麼,你要怎樣面對那些以雞蛋保護自己的高牆呢?

在引用村上春樹這句話之前,也許該先想清楚這個問題。